国新国证基金|债券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年6月)

发布时间:2022-08-02浏览量:10518来源:

一、6月债市回顾

随局部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有序推进6PMI数据超预期重回扩张区间年初两会所制定的各类稳增长政策正逐步落地实施中,市场宽松预期维持,债券市场情绪回暖。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上行,短端上行幅度大于长端利率债方面,6月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6月经济数据有所改善,因此市场对基本面预期走,但6月金融数据显示信贷结构仍然不佳MLF连续3月等额续作央行二季度例会表明要加强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市场对各类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实施有所担忧,债市整体震荡偏强。6一级市场国债发行量环比小幅下降,地方债发行环比大幅增加,全国共新增国债5,040.60亿元,新增地方债券19333.61亿元61年期MLF利率维持2.85%不变,LPR1年期/5年期较上月持平,分别为3.70%4.45%6月债市利率小幅上升,1年国债上升2bp1.95%10年国债上升8bp2.82%10年国开债上升8bp3.05%30年国债上升9bp3.29%从期限利差来看,6月利差走阔5bp87bp整体来看二级市场收益率整体上行,短端行幅度于长端国债、国开债期限利差整体走阔。

信用债方面,6收益率集体上行,信用利差主动走阔。6月各评级的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整体上行,3AAAAA+AA级别的收益率分别上升13bp14bp10bp2.95%3.12%3.31%。从信用利差看,信用债整体上行幅度高于同期限利率债,信用利差有所走阔。3YAAAAA+AA曲线的信用利差分别上升4bp5bp1bp34bp51bp70bp。整体来看,中短融、企业债、城投债到期收益率均上行,产业债信用利差普遍走阔,城投债信用利差小幅收窄,中低等级品种利差变动幅度更大。城投债和产业债期限利差集体收窄,等级利差多数收窄。

二、6月债市分析

从资金面来看6月资金面持续宽松,地方债发行量环比大幅增加,下旬受跨季压力和缴税走款因素影响资金利率大幅上行。6月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R0011.52%较上月上升10bpR0071.93%,较上月上升16bp;银行业存款类机构间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DR001DR007分别为1.44%1.72%DR001较上月上升8bpDR007较上月上升9bpR007DR007利差走阔11bp21bp。从成交量来看,R001R007的日均成交量分别为52376.47亿元和5907.17亿元,日均隔夜资金成交量环比有所上升。6月央行逆回购投放6100亿元、逆回购到期2100亿元,MLF投放2000亿元、到期2000亿元;总体来看,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4000亿元。

社融方面,6月社融数据超预期上升,政府债是主要拉动项。信贷总量扩张结构改善,中长期贷款增多,票据融资减少社会融资规模增量51700亿元,同比多增14683亿元社融规模存量为334.27万亿元,同比增10.85%,比上月末高0.38个百分点。主要由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融资两项拉动。新增人民币贷款28100亿元,同比6900亿元。结构上来看,居民贷款增加8482亿元同比少增203亿元,主要是由于地产和汽车需求的修复;企业贷款新增22116亿元同比7525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多增6130亿元,同比逆转前月少增局面,得益于政策面鼓励银行加大企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经济修复带来的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的改善;票据冲量诉求下降,同比1951亿元。银行在完成总量目标的同时,注重改善贷款投放的结构。货币供应量方面,M2持续增长,表明财政投放加速、货币环境宽松半年末考核压力下银行揽储力度加大6M2同比自11.1%大幅上升至11.4%M1同比4.6%增至5.8%6M1-M2累计同比增速由-6.5%上升至-5.6%,表明复工复产后实体经济活力有所改善。

通胀方面,国内疫情总体转好,服务性消费有所恢复燃料和猪肉价格上涨CPI大幅上涨,略超市场普遍预期,核心CPI同比及环比涨幅保持低位,显示消费需求初步复苏,通胀维持在温和状态。PPI同比和环比均有所回落,主要由于国内地产投资需求持续走弱,黑色商品库存压力明显增大,倒逼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6CPI同比上涨2.5%较上月扩0.4个百分点,环比持平,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和燃料价格是主要带动因素肉价格和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环比均明显上行。PPI同比上涨6.1%,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PPI环比增速降至0,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

生产端方面,6PMI指数重返扩张区间表明我国经济总体修复加快6月制造业PMI50.2%,环比0.6个百分点。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企业前期受抑制的产需加快释放,物流保通保畅持续推进。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2.8%50.4%、分别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和上升2.2个百分点,总体需求依然较弱,经济生产端修复情况好于需求端。

需求端方面:投资方面,社会领域投资较快增长,1-6月固定资产投资高于预期制造业景气度环比改善。1-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6.1%,投资增速较1-5月回落0.1个百分点。分领域来看,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7.1%1-5回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4%%,较1-5月回落0.2个百分点。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5.40 %1-5月回落1.4个百分点。消费方面,随着疫情对经济的抑制减弱以及促消费政策见效,6月消费显著修复;如果未来疫情进一步缓解,消费将进一步修复。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较5月增速大幅提高9.8个百分点进出口方面,出口增速超预期上扬,进口低于预期,内需疲弱。出口主要受国内生产恢复和价格上涨两方面的支撑,进口则受制于居民较低的消费倾向。6月出口同比增长17.9%,较前值上升1个百分点。一方面受国内制造业生产景气度大幅回升的影响,其次,海外生产的普遍回落使全球产需缺口扩大,海外需求增加对我国出口表现也形成一定支撑6月进口金额同比增长1.0%。当前国内需求仍较为疲软,整体修复速率或低于市场预期

三、未来债市展望

货币政策方面,年内央行最重要的目标是配合稳增长,短期内要看到央行明显收紧货币的难度较大,大概率仍要维持一段时间的宽货币环境,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多目标平衡压力加大,三季度之内或难以做 MLF 降息操作,5 年期 LPR 利率或仍有调降的必要性。7 月初,央行将逆回购投放规模缩减到 30 亿,引发市场对于流动性环境的担忧,收益率一度出现了上行。但从 7 11 日以来,利率再度出现了快速的回落,尤其是中短期的利率债与信用债下行的幅度超过了 10BP,主要是市场对于未来的增长预期出现了明显的回落。7 20 日,央行发布 7 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与 6 持平,符合市场预期,在本月政策利率基础未有调降、叠加银行面临一定的净息差压力下,LPR 报价下调动力不强,因此后续政策利率调降的概率较低,央行可能通过引导存款利率下行的方式来带动 LPR 利率下降、以实现降实体融资成本的目标,经济小复苏斜率仍然偏弱、叠加房地产风波和局部疫情反弹扰动,房地产需求侧政策放松下 5 年期 LPR 调降仍有可能。

财政政策方面,三季度前主要做好当前稳增长政策的落实,更多增量政策可能暂时不会推出,稳增长政策进入真正的发力提效期。近期市场对于发行特别国债、提高今年地方专项债额度、明年专项债提前到今年发行多有讨论,但总理在720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视频特别对话会表示“不会为了过高增长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和“预支未来”,降低了上述增量政策在近期出台的概率,因此目前政策整体导向或仍是,需求端的政策适当前置,但增量政策或仍集中在减税降费。此外,随着二季度减税降费、社保缓交等一系列三保政策落地生效,经济内生恢复,政策逐渐加力提效,稳增长政策开始在实物工作量上真正发力。

从信贷投放来看,第三季度迎来基建项目落地和按揭投放回暖的重要窗口期,然而,近期疫情的反复和“断贷”事件的发生为按揭投放增加了不确定性。随着专项债的集中发行,基建项目落地带动项目融资,在6月信贷数据中已经有所体现,预计78月份,随着专项债资金使用到项目上,仍将对企业中长期贷款形成一定的拉动作用。从票据市场来看,7月以来,票据市场利率呈窄幅震荡走势,超一期的国股票据利率大致在1.5%-1.6%之间 较此前几个月略有上升,也反映出了信贷需求的一定好转。

地产政策方面,7月下行压力加大,停贷事件加剧不确定性。房地产融资总量仍在收缩,结构问题突出,央国企和少数头部民企已经恢复信用扩张,大部分民企仍面临信用收缩。7停贷事件的发酵加剧销售不确定性,若处置不当,可能引发产业链的进一步走弱。7月以来销售数据明显走弱,进一步确认弱复苏格局。根据Wind的数据,71-16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45%,环比下降16%。房企7月公开市场债券到期压力较大,从高频销售数据的情况来看,7月销售回款的情况不容乐观,房企的信用危机远未解除。近期地产停贷风波下居民预期走弱压力进一步加大,加剧房企资金链条的负反馈效应,房地产投资底仍难探明,三季度经济复苏或面临更大挑战,短期政策“保交楼”支撑外,“稳房价”仍然是重点,房地产仍期待需求侧政策放松,但7205 年期 LPR 未调降,或与整体流动性较为宽裕相关,后续在需求端景气上扬后,或仍存在调降预期

海外方面,美国通胀高于预期,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国6CPl环比+1.3%,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1.1%;同比增速升至+9.1%,为1981年以来的高点;核心CPI环比+0.7%,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0.6%、前值0.6%。整体通胀、核心通胀环比均达到年内最高折年增速均大幅超出同比增速。联储仍未能完全平抑市场通胀预期,近期的市场衰退交易或不足以逼退联储的加息操作。在美国6CPI数据发布后,市场预期7月加息100基点的概率接近80%,但布拉德等多位联储官员对大幅加息的谨慎表态使预期加息100基点的概率回落至29%7月最新消息显示美联储在月加息75基点,符合市场预期。近日随着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回落后,预计美国CPI数据后续可能得到改善。

 

 

【风险提示】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资料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汇集整理,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资料所载的意见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资料时的判断。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审慎做出投资选择。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