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国证基金|债券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年1月)

发布时间:2022-03-02浏览量:11171来源:国新国证基金研究部

一、1月债市回顾

利率债方面,1月一级市场供给总体回升,其中地方债发行明显前置,环比大幅增加;二级市场收益率继续下行,期限利差整体走阔。全国共新增国债4,660亿元,新增地方债券6,988.57亿元。1月中下旬,央行下调MLFOMOSLFLPR利率,放量续作MLF,政策宽松进一步明确,债市大幅上涨;1年国债大幅度下行29bp1.95%10年国债下行8bp2.70%10年国开下行15bp2.93%30年国债下行6bp3.27%;从期限利差来看,10年国债相对于1年国债利差上升22bp75bp,大幅度走阔。

信用债方面,二级市场收益率明显下行,信用利差多数被动走阔。1月各评级的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均继续下行,3AAAAA+AA级别的收益率分别下行16bp20bp25bp2.75%2.93%3.41%。从信用利差看,信用债整体下行幅度小于同期限利率债,信用利差多数被动走阔。从中短期票据来看,1Y5Y信用利差被动走阔,3Y收窄,3YAAAAA+AA曲线的信用利差分别缩小2bp6bp11bp32bp50bp98bp,城投债收益率曲线和信用利差变化整体类似。整体来看,信用债信用利差走阔,等级利差收窄,期限利差走阔。

二、12月债市分析

从资金面来看,1月货币市场资金利率中枢相对202112月继续下行,隔夜资金成交量较上月有所减少,资金面偏松。1月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R0011.97%,与上月持平,R0072.30%,较上月下降38bp;银行业存款类机构间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DR001DR007分别为1.87%2.1%DR001与上月持平,DR007较上月下降6bpR007DR007利差缩小。从成交量来看,R001R007的日均成交量分别为40309.44亿元和4095.45亿元,日均隔夜资金成交量环比有所下降。1月央行逆回购投放16900亿元、逆回购到期12900亿元,MLF投放7000亿元、到期5000亿元;总体来看,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6000亿元。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1月份社融增速继续反弹,CPIPPI数据双双继续下行,生产价格向消费价格传导加快,生产恢复速度有所放缓。社融方面,1月社融新增6.17万亿,社融新增规模大超市场预期,存量社融同比增速继续回升。社融主要支撑项为企业短贷和票据融资,系政策支持结果,反映了央行的稳信贷政策诉求,实际信贷需求仍不强。居民中长期信贷是主要拖累项,反映居民购房需求依然相对疲弱。通胀方面,1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回落,其中同比涨幅回落受食品,尤其是猪肉价格的影响较大,此外,由于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服务业恢复节奏放缓,因此CPI超预期回落。在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回落以及去年高基数因素推动下PPI同比涨幅回落,PPICPI剪刀差收敛。1月通胀数据反映出我国内需仍然较弱,稳增长尚未见明显成效。生产端方面,1PMI产出指数较上月有所回落,制造业PMI线上小幅回落,降幅弱于季节性, 制造业生产仍处于扩张区间,此外,制造业企业间的分化进一步加剧,大、中型企业PMI仍位于荣枯线上,小企业景气回落;非制造业PMI明显回落,受春节赶工及疫情影响,服务业、建筑业活动指数仍在下滑,但是建筑业活动预期指数大幅回升,反映了市场对节后复工表现较为乐观。

三、未来债市展望

总体而言,节后市场宽信用预期升温,预计货币政策宽松仍将持续,多空因素交织下债市波动性加大,此后需更加关注“宽信用”落地进度。近期市场多呈现股债双杀格局,对货币政策和流动性的担忧在股债两市上均有发酵。开年以来利率经历了快速下行、低位盘整、快速上行三个阶段[1],目前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已回到降息之前的位置。1月金融数据大超预期,叠加近期四大行同步下调广州地区房贷利率,导致市场宽信用预期加剧。此外,国际形势也对债市存在扰动。海外货币政策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在增强。俄乌冲突升级引发了市场对于油价上涨、通胀加剧的预期,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引发债市调整。丰县社会性丑闻引发投资者对丰县城投债的抵制,ESG理念仍是投资的重要考虑因素。预计宽货币仍将持续,利好债市。一方面,国内总量的“爆表”难掩结构性问题,实体经济内生性融资需求没有明显好转。另一方面,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不会改变中国的宽松趋势。中美政策周期反向本质是因为中美两国的经济周期错位,而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较高,同时人民币汇率和中美利差仍在安全区间,说明货币政策仍有一定的宽松空间。此外,经验上讲,只有在经济出现确定性回升趋势时宽松货币政策才会退出,而在PMI和社融回升初期,货币政策不会贸然调整,债市短期利好窗口仍然存在。且225日政治局会议提及要实施更大力度的宏观政策,降准等总量政策依然可期。

预计2022年上半年稳增长依然是政策的主要着力点。货币政策方面:四季度货政报告强调“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有力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表明贷款利率水平还存在下行空间,货币政策仍然处于宽松通道之中。而在银行资产端收益降低时,为了稳定银行负债端成本,国债利率大幅上行可能性不大。

财政政策方面:从目前各省份公布的经济增长目标来看,绝大多数省份GDP增速目标在5.5%以上,地方政府稳增长诉求较强,预计财政将会重回扩张周期。2021财政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重点支持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区域重大战略、现代农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以及围绕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预计2022财政支出规模将持续扩大。

对于债市而言,虽然存在外部扰动,但内部因素仍是主导。近期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与1年期MLF利率利差明显收窄,短期利空出尽后存在交易机会。考虑到后续美联储可能加息25bp左右,同时,目前随着宽信用逐渐显现,估计今年内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的范围或在2.7%-3%之间。

 

【风险提示】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资料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汇集整理,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资料所载的意见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资料时的判断。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审慎做出投资选择。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