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国证基金|债券市场回顾与展望(2020年12月)

发布时间:2021-01-26浏览量:19879来源:国新国证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

一、12月债市回顾

202012月,市场利率走势呈现震荡下行趋势。截至12月末,10年期国债活跃券到期收益率收于3.15%,环比上月末下行10bps5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2.95%,环比上月末下行12bps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2.47%,环比上月末下行36bps

宏观基本面方面,国内经济继续复苏。近期政府公布的12月经济数据显示,当月官方制造业PMI录得51.90%(前值52.10%);CPI同比增速为0.20%,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0.40%,降幅较11月收窄1.1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10.10%,增速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8.60%,增速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当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72万亿元,同比少增3830亿元,环比少增4143亿元;12月(以美元计)出口金额到达2819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出口增速18.1%;当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0%,增速较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续创近2年新高;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1-12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2.90%,比1-11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

从经济数据上看,一是PMI数据连续十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虽然由于季节性因素小幅回落,但依然维持相对高位,上中游大宗价格涨幅再度扩大,同时企业补库意愿继续回升,全面补库的关键时点可能即将到来;二是12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3.3%,增速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一方面,受到监管政策的压降要求影响,信托贷款出现明显收缩,从而导致表外融资同比多减5920亿,另一方面,近期信用违约事件的阴影仍未完全消散,企业债融资同比减少2183亿;三是通胀数据回升,猪价和油价共振上升,带动CPI同比回正,与此同时,虽然PPI大幅回升,但结构上呈现出上下游物价的分化加剧,上游物价快速上行,下游物价表现相对乏力;四是出口数据依然维持强势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尽管防疫物资出口增速小幅回落,居家生活和办公所需终端产品(家电、家具、电脑和手机等)的出口增速在相对高位区间内再度得到提升,在维持强势出口数据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资金面方面,12月央行通过开展7/14天逆回购、开展MLF9500亿元)操作等多种方式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实现了3700亿元的净投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的负债端压力。在市场对年末资金面普遍较为担忧的背景下,央行加大了资金投放力度,其中以跨年资金投放为主,以保证跨年资金面的平稳过渡。当月银行间及交易所资金利率波动较大,银行间质押式回购隔夜定盘利率呈现宽幅震荡的格局,月末收于1.50%,交易所质押式回购隔夜加权利率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月末收于4.26%(接近下半年高点),非银机构的资金面整体较为紧张。当月利率债发行规模1.15万亿元,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债券供给压力逐步缓解。整体而言,12月末出现了金融监管考核、缴税缴款、跨年资金紧张等多项资金面扰动因素,央行有意维持年末流动性的稳定,维持资金面的整体平衡,连续5个月超额续作MLF,使得临近月末连续6个交易日的R001加权利率低于1%,稳定了市场预期,也提振了市场信心,为债券市场平稳跨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未来债市展望

展望后市,未来资金面可能边际收紧、通胀回升节奏超预期等利空因素可能压制债券市场的短期表现,但长期来看,疫情的反复开始冲击经济恢复进程、社融增速的持续下行、信用事件之后市场信心正在逐步修复等利多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债券的长期配置价值仍较高,但近期的市场变化对债券投资风险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可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注疫情的反复对经济复苏进程的影响。一方面,海外多个国家发现新冠病毒出现明显变异,传播能力大幅提升,疫情防控的难度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疫情在国内北方部分地区出现明显反复,导致石家庄、邢台、廊坊等多地实行封闭管理,多省政府明确倡导就地过年,全国各地均明显加强了疫情防控措施。疫情的反复会在短期内直接冲击海外需求和国内服务业,对政府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目标构成一定的压力,使得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明显承压。因此,一旦经济复苏的进程受此影响明显放缓,在宏观政策操作“不急转弯”的基调下,抗疫刺激政策退出的节奏也可能明显延后,央行可能会维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冲市场对经济的悲观情绪,对债券市场构成利好。

二是关注未来社融增速下滑的斜率。12月社融增速(13.3%)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再次确认了10月社融增速的阶段性高点。随着超宽货币环境驱动的宽信用环境难以持续,预计2021年社融增速的逐步回落是大概率事件,主要原因包括:(1)抗疫国债和地方债的发行可能大幅缩减;(2)信用违约事件的阴影仍未消散,企业债券融资可能继续萎缩;(3)监管政策有望持续压降非标融资规模;(4)房企融资渠道和规模可能持续收缩,房企融资新规的试点企业范围可能扩容。社融增速的回落将对债市构成一定程度的利好,在此背景下,其下滑的斜率将会成为影响债券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交易时机和节奏的把握较为重要,因此,需要重点关注未来社融增速下滑的斜率。

三是关注美元和美债的拐点是否得到进一步确认。随着拜登当选下届美国总统和民主党拿下参众两院的控制权,市场普遍预期民主党的施政理念会快速落地,包括加强疫情防控和加大财政刺激力度等,有望明显提振美国经济表现,市场预期也开始反映在金融市场中。首先,美元指数在跌破90的整数关口后,在89附近阶段性筑底回升,未来,美元指数的走强如果得到确认,全球资产配置的逻辑可能发生变化,此前投资新兴市场的资金可能会部分回流美国市场,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市场(包括中国债券市场)可能会明显承压;其次,美国国债收益率出现明显上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20208月创下历史新低(0.50%)后,出现明显的反弹,一度摸高至1.16%,中美利差因此明显收窄,如果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则中国国债对海外资金的吸引力将有所下降。因此,一旦美元和美债的阶段性拐点得到进一步确认,国内债券市场可能明显承压。

四是关注春节前资金面的情况。2020年年末时点前,考虑到跨年流动性紧张和信用风险事件的冲击,央行超预期地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力度,精心呵护市场流动性,资金面整体较为宽松,保障了债券市场整体平稳跨年。鉴于历史经验,市场普遍预期央行仍将在春节前维持市场资金面的稳定。但是,央行也可能会在这段时间边际收紧流动性,首先,央行近期对货币政策的表述(包括“总闸门”和“不缺不溢”等)均相对较为中性,宽松的资金面大概率不会维持很长时间;其次,相较于年末时点,年初的银行负债端压力会出现明显缓解,包括在压降结构性存款和同业存单的发行等方面;然后,在高层和监管的关注和表态下,信用违约事件的不利影响有所弱化,用宽松的资金面对冲市场悲观情绪的必要性有所下降。因此,春节前市场资金面的情况值得高度关注。

综上所述,债券市场已基本渡过2020年下半年以来的情绪低点,但是,市场依然普遍较为担心未来市场流动性的边际收紧,债券市场收益率仍处于磨顶的阶段,趋势性拐点仍有待进一步确认。目前,债市投资应当适当注重获利了结,审慎权衡介入时机。

 

【风险提示】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资料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汇集整理,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资料所载的意见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资料时的判断。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审慎做出投资选择。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