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疫情 稳经济 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预计将逐步加大

发布时间:2020-02-13浏览量:12102来源:国新国证基金

2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11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要求进一步部署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和调节,更好保障供给。

政治局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加强疫情特别严重或风险较大的地区防控。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要以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要在确保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分类指导,有序推动央企、国企等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在中央的强力防控下,国内疫情开始好转,截止至112400,国家卫健委公布全国新冠病毒肺炎累计确诊病例44653 例(上一日42638例),当日新增确诊2015例(上一日2478例),当日新增疑似病例 3342例(上一日3536日),湖北地区当日新增确诊1638例(上一日2097例),非湖北地区当日377例(上一日381例),非湖北地区当日确诊数量连续7日下降,疫情有了积极的变化。在人员流动限制、延迟复工等影响下,20201月中下旬开始的新冠疫情对国内消费、制造业等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均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冲击。随着疫情态势有所好转,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也开始逐步进行调整。 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在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同时,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长期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在政策的逐步调整下,国内经济生产会逐步恢复,市场改革红利仍将持续释放。

政治局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要求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做好“六稳”工作。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预计将受到较大负面冲击,而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其中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经济总量较2010年翻一番。在全年经济增长的目标下,需要政策的大幅度发力。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更好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和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预计未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将继续出台,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在扩大内需方面,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扩大实物商品消费,预计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等新兴消费领域潜力都将逐步释放。

综合看,预计未来国家将通过多种调节手段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财政和货币政策将逐步落地。财政政策方面,将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缓解企业经营困难,地方政府债的发行可能会再次提速,通过基建刺激来拉动需求增长,稳定市场的预期和信心。货币政策方面,预计MLFLPR利率会逐步降低,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以及增加制造业融资,使得资金宽松性流向实体经济。

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长期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没有发生变化。随着新冠疫情逐步缓和,企业开工复工进程有望带动建筑、地产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逐渐回暖。5G、金融科技、大型装备、生物医药等新生产技术的革新仍将持续。在宽松政策环境下,中国经济向好的长期趋势依然存在,经历疫情波折后的 A 股市场预计仍将回到上升轨道。


风险提示:本资料的资讯来源于公开数据,但我公司对该等资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讯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对于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者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审慎做出投资选择。


分享至: